武俠世界其實很多元,金庸是其佼佼者,我私以為擔任武林盟主可說是當仁不讓,但除此之外呢?江山如此多嬌,金庸也許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但泛泛武林,還是有其他走出不同風格者。
在我接觸武俠小說的年代來說,台灣能跟金庸一談的自然是古龍了,香港則一般公認是梁羽生。
(古龍,圖片取自網路)
小李飛刀,例無虛發
古龍相對於金庸可真是超級多產的,其作品數量如果不是因為他的早逝,我相信絕不只現在看到的。
光我看過的作品就有:絕代雙驕、風鈴中的刀聲、天涯明月刀、白玉老虎(第三部是後人補完)、三少爺的劍、歡樂英雄、多情劍客無情劍、蕭十一郎、流星蝴蝶劍、圓月彎刀、邊城浪子、名劍風流、飛刀又見飛刀、碧血洗銀槍、陸小鳳系列、楚留香系列、七種兵器系列...等,大概占了他的作品四分之三強,有一些是只有看過電視劇的,例如大旗英雄傳、武林外史等,有些也不確定到底看過沒...原因就是古龍作品實在品質差異不小。
據說古龍是快手,所以有時缺錢,就趕緊寫幾篇應急一下,特別是走紅以後為了償還人情債,所以他的作品有些還真的沒啥特色。
另一方面,與金庸精雕細琢的華麗文風不同,古龍的創作屬於比較輕快的小品,有一種特有的節奏感,是透過文字的斷句來展現。有句笑話稱,人家寫某甲殺了某乙,古龍就會寫成:
某甲看著某乙
殺 殺 殺 殺 殺 殺 殺...
在以字論酬的時候,也有人說這種贅字是古龍拿來騙錢的,不過無論如何算是他特有的風格。只是年少如我,看書還是喜歡像金庸作品集那種大部頭、充滿資訊量的小說,可以足足看上許久過足癮頭...至於古龍沒寫幾個字就斷句換行的,同樣一本書文字的量少了許多,在小說出租店租借的錢卻是一般,實在投資報酬率偏低。
我記得看過人家評論古龍作品,首推「多情劍客無情劍」與「蕭十一郎」二部,我也滿認同的,我想也許是自身性格的投射(古龍的生活感覺雖多情但不幸福),他寫這種帶著點悲劇性格的主角通常都入木三分。只是基於我喜歡看長篇的作品,我喜歡多情劍客無情劍是多於蕭十一郎的。
百曉生編撰『兵器譜』,天璣老人的天璣棒、上官金虹的奪命飛環、李探花的飛刀、郭嵩陽的鐵劍...再加上荊無命與阿飛...林仙兒...再配上古代大俠(大旗英雄傳)留下來的憐花寶典...,完整的佈局、多元的角色、劇情的轉折,真是難得的好作品,不過最成功的還是主角李尋歡的塑造,充滿了憂傷、卻又從容不迫,真正呼應主題──多情劍客無情劍,心中多情但手上無情,因為小李飛刀,例無虛發!(不過飛刀又見飛刀就遜掉了...特別是那個葉歡,真是超級矯情的大俠)。
除此之外,陸小鳳、楚留香與七種兵器的三個系列也是比較推薦的。透過古龍,四川唐門擅使各種毒藥,還有天下兵器之首的孔雀翎,都讓武林變得更加多采多姿。
(梁羽生,圖片取自網路)
七劍下天山
傳統的武俠小說多半流於一套套公式化的劇情,某人很可憐→跌落山谷中→發現前輩的神功秘笈→練成後出來行走江湖,把魔頭幹掉抱得美人歸...梁羽生與金庸在香港齊名,都是所謂『新派武俠小說』的始作庸者,不過我一直到當兵時才接觸過梁羽生,坦白說看的不多,而且看的幾本也頂多看過一遍而已。
我記得有看過的大概就:七劍下天山、白髮魔女傳、廣陵劍、散花女俠、塞外奇俠傳、萍蹤俠影錄、還劍奇情錄、江湖三女俠、龍虎鬥京華...等作品,與他的多產相比還真是少的可憐,更何況其中泰半我也不記得劇情了(冏)。一方面接觸到梁羽生時已經錯過我愛看書的黃金時期,另一方面梁羽生的文風,感覺實在有點文謅謅,確實別樹一格,但卻不太合我的口味。那種感覺有點像是在看中國傳統的章回小說就是了~~
時至今日,我依然好奇二人的差異,所以上網找了一篇論述,大家參考參考。
金庸梁羽生合論(按這裡)。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