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前進天堂  (圖片取自網路)

這片算來上架很久很久,有天經過出租店特價出清就買了下來。自從老二出生以後,看片子的時間少了,難得這禮拜有空才把他翻了出來。從英文片名比較能夠理解這部片子,談的就是一個愛爾蘭家庭如何在美國生存的故事。


其實這類故事太多了,不管是不是移民的背景,文化適應與衝突的題材在美國電影裡算是常見的,或許因為美國就是多個種族的大熔爐。如果單看中文片名,本片好像要給人家一種先入為主的印象,就是這個家庭以為美國遍地黃金才離鄉背井過來掏金,然後發現現實艱困充滿失落,最後在親情的支持下再站起來。


如果本片的公式真的那麼老套,那就不會拿下奧斯卡最佳原著劇本獎的提名了! 


其實這個家庭是背負著沉重的心情逃離家鄉的。年幼弟弟的死亡,帶給大家很大的衝擊。特別是,弟弟是罹患腦瘤拖了三年才去世的。在這樣的背景之下,可以理解本片的基調其實是帶著一絲絲的憂傷在鋪展。



導演曾經導過《我的左腳》與《以父之名》的愛爾蘭導演,也很巧這二片我都看過。本片在劇情的安排上並沒有像前面二片比較強調衝擊性,也可以看出經過多年之後導演的功力有轉為更加的內斂與生活化。


片中談論甚麼樣的題目呢?我個人覺得,不是“文化差異的適應”,而是人與人之間的【信任問題】。


首先,片中的場景,選在一個龍蛇雜處之處的大樓。當然一方面這個設計,無非要彰顯這些主流社會邊緣的人的生活,但最要緊的是在這樣惡劣環境下人與人之間的猜忌。我想觀眾應該有被成功的誤導吧?有人一開始就能信任那個“KEEP AWAY”的黑人嗎?然而這個愛爾蘭家庭好像大剌剌的進進出出,吹皺這一灘死水。


在這情況下,導演安排幾個劇情,一個是男主人到雜貨店想賒帳,店老闆拒絕。其實這也是人與人之間的信任度不足使然,因為店老闆被裡面的毒蟲砍過。再來,原本是很熟悉的鄰居,也知道男主角的苦楚,還是餵了一點點小錢拔刀相向。


不過當這個愛爾蘭家庭有了新生命,最後所有鄰居到來的歡心慶祝,似乎融化了一切的不信任。


上面談到的,是外在的信任問題,但是橫亙在這個家庭的,則也是信任的問題。


不是新環境適應的挑戰(這在前面我就提過,我覺得這不是本片的主軸),而是家裡的成員對最小的弟弟法蘭基的死,都有自己因應的處理方式,只是事實上,都沒有好好處理。


這裡導演有一些不錯的安排。透過大姐手中的DV,不停重複播放之前這個和樂家庭的影片片段,正好與現實生活中呈現出來家人的憂傷與緊張感呈現強烈的對比,給人一種“昨是今非”的感傷。


身為家庭男主人的爸爸,痛失愛子之後,選擇將所有情感封鎖。老婆因此不信任他。小妹也說,要找回自己的爸爸。大姐則是用攝影機讓自己與這個家庭隔離。這種不安定的感覺,好像高空走鋼索一樣,隨時都有掉落下來的緊張感。


這裡導演又穿插了一個ET的片段,一家人押下了手邊所有的現金...呵!這裡ET還有隱含對小孩子來說,面對一個封鎖情感的父親,就好像是一個外星人,一點都不再熟悉了!



當然,一個僵局的打開,必然要一個新局的開展,意外來到這個世界的新生命就是這個新局。過程中,黑人鄰居也扮演一個關鍵的角色。只可惜這種罹患絕症之人的角色安排,實在是太常出現了(例如心靈訪客),也因此最後那筆醫療費用要怎麼解決,我想觀眾早就不意外,這多少減低了結局帶來的高潮感。


自己身為人父,有二個小孩子要養,看到這種片子多少會有“心有戚戚焉”之感。父親對於一個家庭的象徵是很重要的,也許,透過本片您也能感受的到導演是這麼說的吧...


演技的部分因為都是生面孔,所以沒有先入為主的印象。小孩子雖然很可愛,但坦白說,我覺得演的還好,特別是老二,有幾幕的眼神還亂飄,單純是在“演戲”。飾演母親與黑人鄰居的則都獲得奧斯卡獎提名。


不過本片的成就還是在於好導演。我一向認為,再好的故事也比不上一個會說故事的導演,本片的劇本雖然精彩,但不慍不火的劇情鋪陳,導演還是居首功。


出租版的畫質部分因為我是大白天看的難以評斷,音效的話我覺得太刻意加強環繞的部份了,可能是要彰顯這是一個很吵雜的城市吧!不過電影的配樂很不錯。


 

by kuen1972, 2005 May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kuen197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