週末的午後,又有機會跟著「林氏圖書」一起接近大自然到處玩耍。
這回涵蓋海陸空三個層面,可以說是玩得過癮極了!話說...買了親親自然這個系列的書,結果2個小孩子沒什麼在看,倒是藉著書商舉辦這類售後服務的活動,收穫十分豐富,也算是意料之外~~~
海:馬崗潮間帶生態
馬崗在東北角海岸,潮間帶是退潮後的海岸,可以在這裡觀察到豐富的生態。當然自己來玩也可以,只要算準退潮時間,穿著雨鞋即可。不過跟著團體來訪,主辦的林氏圖書多會邀請帶隊的老師做說明,這種現場實地教學對小孩子來說吸收更多(其實偶們大人也是啦...)
潮間帶中有很多的石頭與小水坑,只要把石頭翻開來就很容易看到各種海洋生物歐。最常見的是寄居蟹,不過老師有特別吩咐,這類寄居蟹只是和海洋環境,千萬別覺得可愛而帶回家。事實上寄居蟹也很害羞,所以要撿貝殼時也得多留意裡面有沒有躲著寄居蟹呢!
除此之外有很多貝類、螺類、軟體生物...比如說海星、海參、海兔、海葵,還有陽隧足與藤壺...很多我也叫不出名字來。
在某國小任職的李老師,帶著我們辨識各類生物。
這叫做「瓷蟹」,非常有特色,仔細看只有6隻腳而已歐~~~
螃蟹退殼。
海星與陽隧足。
陽隧足的腹部與觸角(PS.這隻是我的手)。
海參。
某種貝類。
躲在蠑螺內的寄居蟹,欲語還休、欲迎還拒...
海葵。
這叫做「海兔」,有觸角,滑滑的。
這些像麵條的東東,其實是海兔交配後產的卵(不好意思被我們偷窺了),再過一陣子顏色會變深,變得很像蚵仔麵線。
某螺類,仔細看可看到眼睛。
陸:卯澳漁村人文
卯澳我倒是第一次來,主辦單位特地找來當地耆老,帶著我們小小踅了一趟,說著當地的人文與一些典故,多了解了一些城鎮的不同風貌,也是另一種接近自然的體驗。
透過解說的楊老師,我才知道原來龜山島還有不同的名稱呢!
已經靠近傍晚...吃塊麵包填填肚子。
右邊白髮蒼蒼的是解說的楊老師,十分詳細又有熱忱。
當地的信仰中心『利洋宮』,祭祀的是「提籃觀音」,是從大陸傳來的,全台僅此此一家。
海邊防風的植物...楊老師對不起,我忘了叫啥名字了...
當地早年漢族搭建的石頭屋,經過解說才知道乍看錯亂的石頭排序其實也是有講求工法的,包含平行擺放、人字形擺放等,都是為了分散力學。
另外也使用了糯米與石灰的混和物質作為膠著劑,一方面黏性佳牢固,二方面糯米也不怕蟲蛀(這跟安平古堡的概念是一樣的嘛!)
與上面的石頭屋一比,這間就豪華的多了,牆壁用的是裁切整齊的石材,屋頂因應強風每一片瓦都還加上磚頭強固。
空:福連國小觀星
晚上就近在卯澳的福連國小享用熱騰騰的「福隆便當」,讚啦!
由於靠近海邊,光害相對少,晚餐後找了福連國小靠海的那一側,飯後的餘興節目就是觀星了。透過野鳥學會的許老師帶領,當天看了冬季與春季的星座,包括金牛座、雙子座、獵戶座、御夫座、大小熊座、春季大三角、獅子座、牧夫座...等。
同時許老師還準備很精彩的投影片跟大小朋友解說恆星、行星、星座...,實在太開眼界,也讓人感嘆我們在浩瀚的星空下是多麼的渺小。
對著海邊,聽著浪濤,迎著海風,吃著便當,很是愜意。
福連國小夜間一隅。
觀星後,聽許老師解說。
剛剛看的星座再複習一下。
這張投影片真是美,拍攝的是土星,衛星正好行經土星背面,太陽的光線透出來形成這幅美景。
真是巧奪天工啊...
一天的行程到此結束,真是滿載而歸。
晚上大家睡得特別香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