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9月底江湖的二件大事:「劍雨」與「通天神探狄仁傑」二部武俠電影同時上檔。

這二部電影受到關注的原因很簡單:大導演、大明星、大投資與大宣傳,想要不引人注目都難;加上同樣是包裝在武俠風格中,同檔上映很難不被拿來一起品評一二。

劍雨:掛的是吳宇森的國際招牌,導演是新銳導演蘇照彬,演員包括中港台還找了韓國人助拳,有楊紫瓊、王學析、鄭宇盛(韓)、余文樂、戴立忍、大S、林熙蕾...

通天神探狄仁傑:招牌打的是與吳宇森同期的香港名導徐克,監製是也是導演出身的陳國富,不遑多讓的演員群是劉德華、梁家輝、李冰冰、鄧超與劉嘉玲,人數雖少了點但大牌指數更勝一籌。

不過如果以成敗論英雄,在票房上中國的數據是的5倍之多...當然前者的投資額為1.3億元人民幣,也是高出後者的8,000萬元人民幣。

(圖片取自網路)

好的故事架構+好的創新,但節奏不夠緊湊,只能說是中規中矩而已啊!

的創意路線是在武俠人物與歷史故事的格局中,包裝為古裝的推理故事,所以號稱“東方福爾摩斯”,一開始就以連續殺人案開場,死法端的是異常詭異...

這樣的架構看起來格局很大,結果執行上反而大而無當,殊為可惜。

舉例而言,如以推理故事為核心,通常偵探露臉之後,死亡案件仍會持續,同時也給偵探一點生命威脅的壓力。結果本片自劉德華開始辦案以後,就環繞在暗殺他本人的這個環節上,沒有人再被神奇的謀殺了,反而讓這種推理的氛圍大為淡化。

雖然說幾個劇情的線索還算把細節處交代清楚前後相通,但關鍵轉折的破案點也出現的有點勉強...最簡單的一點:為何武后會找狄仁傑???(理論上應該是為了政治上的考量,但沒演出來)為何要把武后導向壞人???(為了劇情的豐富,但上上策的作法應該是暗殺的人不等於兇手,這才是有意義的迷霧)

狄仁傑的好處是故事的豐富度,所以讓人覺得目不轉睛;偏偏銜接的還好而已,所以在一場場過場行禮如儀的走完,並沒有那種高潮迭起的痛快感,也沒有那種緊迫逼人的緊張感。

 

(圖片取自網路)

傳統武俠路線+帶點哲學的味道,結果味道太濃了點...

說起來不是有武打場面就能叫做武俠電影,的武俠嚴格來說,是屬於郭靖這種「俠之大者」的等級,讓劉德華飾演的狄仁傑來個憂國憂民。比起來就真的是走傳統的復古風,絕對是小鼻子小眼睛的武俠人物,講的是有仇報仇,講的是武林至寶,講的是兩面人物。

如同這張海報,傳統武俠人物往往愈是厲害的愈是其貌不揚,那種擺明我很厲害的往往三二下被人放倒,這點在裡倒是發揮得很好。一來這可安排梗多的角兒參與演出,二來這也是本片最大亮點。

的故事核心是石橋,「我願化身石橋,受五百年風吹、五百年雨淋、五百年日曬,只求你從橋上走過。」取自佛陀阿難的典故,並將之無限的延伸出來...

石橋是女殺手細雨一劍刺死張人鳳,成就一段孽緣的開始。

石橋也是和尚陸竹遇見女殺手細雨,捨身度化她的開始。

石橋更是女殺手靛青,殺手生涯在轉輪王扭曲變態的愛情下的終點。

壞就壞在這種太過哲學化的武俠故事,讓人覺得有點彆扭...比如說被人拿來說笑的好了(饅頭血案),就是犯了這種大忌,太過形而上的故事反而不切實際,劇情的說服力因此低了許多。

這種拍攝手法要就徹底一點,像王家衛的,不然還是像般,好好把江湖的本事顧好。

 

以劇情來說,如果不太計較期合理性,這二部電影的劇本應該都花了功夫,所以在細節的部分都有前後呼應(巧的是,“變臉”都成為關鍵的發展),這是值得稱許之處。

以結果來說,畢竟也是花了不少心思,整體都算是中上之作。

只是都只給人感覺搔到癢處而已...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kuen1972 的頭像
    kuen1972

    Random Walk on Kuen1972's Blog!

    kuen197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