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圖說:海角七號大台北地區票房趨勢(由右到左,左邊才是最新日期...懶得更換座標了)

資料與背景圖片均來自海角七號官方網站(或者說是果子電影所提供)

 

想想海角七號應該也快下檔了。

其實剛看完這部片子時,是有一些想法想理一理後PO出來,不過一方面當時海角熱十分瘋狂,許多Blog都有討論到,也不差我一個;再來是這段時間確實是很忙碌,公私二頭燒~~

總之,沉澱了這段時間,還是試著整理一下我對這部電影的一些觀感。

 

野蠻女友翻版??

這次的海角狂熱,讓我想起幾年前韓片「我的野蠻女友」。當時自己常去的BBS討論區,有關野蠻女友的討論熱潮真的是很恐怖,一串討論串看下來,簡直有幾百個人回覆...

野蠻女友成功的把韓國知名的網路小說加以改編上大銀幕,將愛情故事包裝在喜劇的外表下,又不失其感動之處,也捧紅了女主角全智賢。甚至有那麼一段時期,到處可以聽到片中出現的CANON(卡農)配樂!

而海角七號也是一樣。

二段愛情故事交叉穿梭跨越二個時空,同時包裝在喜劇的外表與誇張的人物演出之下,所以讓人可以笑得開懷,也能感動落淚。不過差別的是,因為片中甘草人物的表現太過突出,所以淡化了片中男女主角的戲分比重,因此海角七號不像野蠻女友,只在年輕一輩的族群中引起廣大迴響,反而吸引了從老到少、從城市到鄉村的跨階層觀眾。

唯有如此,才能成為一股社會現象,這是他比野蠻女友成就更高之處──至少從票房數字來看是如此。


 現代版的布萊梅樂隊

“阿布是一隻非常老的驢子他無法再替主人工作,主人決定把他殺來吃掉。阿布非常害怕,他聽見路過的人說,有個地方叫布萊梅那裏非常的棒,阿布決定半夜出發去布萊梅組一個樂隊。在路途上他遇見退休的狗、老到無法工作的雞,和被主人丟棄的老貓。他們決定一起出發去布萊梅組一個樂團...”

海角七號像不像這個知名的德國童話故事呢?

片中跟樂團相關的人,幾乎都是失意人的組合:懷才不遇的阿嘉與友子(友子的第一願望是當Model)、不服老想要人家肯定的茂伯、老婆跟人家跑了的勞馬、暗戀車行老闆娘的鼓手水蛙、賣小米酒處處碰壁的馬拉桑、在教堂彈鋼琴太過花俏讓牧師(or神父)頭疼的大大...

即使是跟樂團無關的明珠與阿嬤母女二人,不也是在愛情路上嘗過苦果?

因為沒有人看好這堆破銅爛鐵,所以反而創造出相當大的反差,這種小人物成功記其實也是許多勵志電影中常見的題材,也是本片受到市井小民欣賞的關鍵,許多人彷彿透過本片找到自己失意現實生活以外的心靈寄託。

 

 這是一部好電影 好看的電影

當海角七號的票房勢如破竹的創下一個又一個新的里程碑時,導演魏德聖與冏男孩的導演(楊某某)二個人一同接受商業周刊的專訪。

很多人表示國片就應該拍得讓人看得懂、拍的好看,而不是老是要搞那種曲高和寡的得獎之作。當時冏男孩的導演就表示:『總不能要每一部國片都拍成喜劇片吧?』

以我的觀點,我覺得海角七號是一部好看的電影,無庸置疑(反正數字已經說話了!),但到底是不是今年以來我看過最好看的一部電影,甚至可以說是一部『好』電影呢?我的答案就比較保守了。正巧看海角七號前,我也看了「黑暗騎士」這部電影,坦白說,一樣是娛樂片,但是後者給我的衝擊更大。

我並不覺得海角七號可以在所謂的「劇情片」項目奪得大獎的肯定,仔細想想本片的好看其實是:

第一、突出的角色設定與直覺式的對白...所以觀眾能立即的反映出片中的諸多笑點。相對的比較少需要深層思考的地方。

第二、在商業化中帶出一點個人風格。

以星光三班的冠軍徐佳瑩為例子,身為創作人對歌曲的拿捏度很高,所以即使是唱別人的歌曲,她也會在某些地方來個轉音,變成是自己的曲風。這部電影也是一樣,用幾十年前的中日戀情來提味,所以題材雖然通俗,卻有新意,這是導演與編劇的功力所在。

當然,城鄉的差異,年輕人回還是不回到故鄉打拼的無奈,二代間的代溝...等議題,算是片中比較嚴肅的部分,但也是只於淺嘗即止而已。

話說回來,所謂的有內涵的片子就不會是好看的片子嗎?我的意思並非認為「海角七號」沒有內涵,只是就電影方面的深度來說,確實本片只算是魏導演牛刀小試之作,在商業化的成就還是比較突出。我很期待看到他在沒有資金壓力之下,下一部作品能夠拍出何等風貌來。

相對的我也不認同<好笑=好看>或<好看=好笑>的這種說法,「無間道」就很好看、「臥虎藏龍」也很好看、「投名'狀」也是,這些都是華語片,但並不好笑。如果只把好笑與否當成判斷電影的單一指標,真是扼殺了電影人的創意空間。

至少,侯孝賢的「悲情城市」拍出台灣的史詩般大作,確實好看,截至目前也無人能超越此等格局。

 

成為主流的重要性

最後,看看上圖海角七號的大台北地區電影票房趨勢(全台票房一般是以台北票房X2來估算),可以發現本片賣座背後的社會現象。

從8/6首映開始,票房突破1,000萬元一共花了13個放映日,突破2,000萬元與3,000萬元各花了5天,然後突破4,000萬元只花了3天、5,000萬元為2天,接下來大概每1~2天就有1,000萬元的票房,一直到10/13以後才逐漸減低。

這代表著累積了一段能量之後,大概一個月的時間裡,海角七號的票房就出現了一飛衝天的加速成長趨勢。事實上觀察票房起飛以前,來自網路部落格的好評推薦,以至於新聞媒體發現這部片子,都造成相當的話題性與延燒熱度,共同烘托出海角現象。

君不見後來諸多談話性節目紛紛邀請一干人等上電視談海角,甚至「電影以外的情節」其動人性也不輸片子本身...包括導演的資金籌措(拍到一半沒錢)、演員的尋找(許多錯過演出的人都徒呼負負)、片子的風景據點成為朝聖之處(有人GPS定位各景點位置,也有專門的海角旅行團)....

我想,一部本來可能是非主流的電影,成為主流媒體的焦點,透過觀眾的共同努力,才是帶動海角七號風潮的原因。

在這段期間如果沒看過這部片子的人,好像是被社會給邊緣化了...

 

有好看多半也少不了負面

當然,當一部片子受到太多的關注之後,似乎會有超乎片子本身的期待出現。

除了免不了會有人跳出來說“難看”“看不懂”云云...基本上我認為這些人多少是反主流意識在作祟...除此之外比較大的爭議是「豐華唱片」推出的「電影原聲帶CD」。

故事的背景是“國境之南”與“無樂不作”的作詞人嚴云農先生跳出來抨擊豐華推的版本是被閹割的版本,許多影迷也認同這點,至少少了片尾曲“風光明媚”就是一大敗筆,因此號召要拒買原聲帶(其他的內容請大家上嚴先生的Blog瀏覽)。

這也表示了,當一部電影受到大家的期待之後,這已經是一股社會現象了。換言之,海角七號不再只是魏德聖導演的作品,不是友子阿嬤的愛情故事,不是阿嘉與其他樂團成員的故事...而是屬於喜愛她的每個觀眾。

不管想不想要,這是海角七號成功的關鍵,也免不得得要概擴承受一切的地方。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kuen1972 的頭像
    kuen1972

    Random Walk on Kuen1972's Blog!

    kuen197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