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在之前〉

這幾篇也是很久以前曾經發表過的心得。

如同我在[kuen1972的二三事]中所講的,我是很喜歡看漫畫,也曾經買了不少,連帶的也對動畫頗感興趣。『機動警察』就是我先看了漫畫之後,才去看電影(所謂的劇場版),當然機動警察也有電視版的卡通(所謂的OVA版),在台灣也有上映過,但跟漫畫的劇情應該是差不多的,我就沒有一一的去看了。

目前劇場版一共有三集,沿用原來漫畫的角色設定,發展出來的劇情,共同的特色──其實還滿「黑暗」的,不像漫畫版特車二課幾個人物還會插科打暈一番。

 

〈第一集:東京毀滅戰〉

(圖片取自普威爾)

本片是押井守監製的,1989年發片,不過記憶中那時記得是叫做機動警察暴走,多年以後再看到這一部DVD,卻是翻譯做東京毀滅戰

想當初是聽說這部片子得到那年的動畫賞,大二那年看到第四台在播放,當然不會錯過﹝透露出年齡來了,呵呵﹞。那時第四台還沒有規範,看到的居然是LD的版本,乖乖~言歸正傳,10年後看到國內發行的這部片子,心得如下(註:這篇原發表時間在1999年,所以說是10年之後)。

1.雖然有DVD9﹝看流量也是﹞,可是日文發音的對白有時只有2聲道,減低了音效的張力﹝因為對白會忽大忽小聲﹞。

2.畫質尚可,我想部分原因是家裡的設備普普,或是當初的電腦動畫不似今日如此發達。

3.論劇情卻是一流,非常緊湊且絕無冷場!

故事是描述因應東京的開發,而有了機器人的誕生,其中的開發計劃是以巴比倫為核心而展開,也由於機器人帶來的生產力提昇,使得計劃推展十分順利。而為了因應機器人的犯罪行為,也相對設立了機動警察這個單位。

然而,1999年卻陸續出現機器人不聽指揮的情形,在機動警察特車二課的成員與總部搜查部警察松井等人抽絲剝繭的調查下,為了抗議過度開發,天才工程師所開發出的超級作業系統HOS居然包含病毒,一旦風速超越一定頻率便會引發中毒機器人的失控,當原因被發現後的同時,一個颱風成型了並襲向東京灣...特車二課的成員被迫要在颱風天當中,進入巴比倫與所有發狂了的機器人決一死戰!

看到這樣的設定,劇情想不精采都很難。想到開始就是結束,不免覺得本片的編劇下足了功夫啊!

如以機動警察系列來說,這一片我看了最多次。當然,從現在的眼光來看,所謂的「超級作業系統HOS」居然還是DOS介面,在這個網路時代會讓人覺得好笑。不過經典的電影「異形」也是有相同的窘境,都上了太空,太空船超級系統Mother的操作介面也是陽春的可以,我想這種科幻片終究會受到時代的挑戰(以多年後的眼光來看似乎沒那麼科幻),但這並無損於他們的地位,因為在那個時間點確實還是很科幻的。

總之,有了漫畫、有了電影原聲帶,再加上DVD,算是一圓年少時的回憶...

 

〈第二集:和平保衛戰〉

(圖片取自普威爾)

本片的心得未紀錄(其實有啦,但是找不到了,哈哈!)

本片的主角其實落在以精明幹練聞名的特車一課隊長「南雲」身上,南雲感覺就是女強人,相形之下特車二課的存在簡直像極了職棒的二軍,拿來當做備胎使用。

「黑暗」的風格再度出現,特別是有一段南雲隊長搭乘小船追蹤事件關係人的過程,陰影的不斷出現,偏暗的畫面給觀眾帶來不小的壓力...

 

〈第三集:十三號廢棄物〉

(圖片取自普威爾)

本片的音效是三集之中我覺得最佳的(當然,上一部片子可是9年以前的事了)

其實13號廢棄物,片子還滿悲傷的,女主角與他一手扶植的怪物最後選在即將拆卸的體育場上演最終的結局,將機動警察一直以來的黑暗特色發揮的淋漓盡致...

平心而論,我不是那麼喜歡本片,因為我很喜歡特車二課的人物設定,但是本片,她們卻真的只是配角...可以說本片是這一系列當中最不「機動警察」的,因為特車二課的人物是純粹的配角,連機器人都很少出現。不過以風格來論,本片卻又能在換了監督之後延續前二集監督「押井守」的風格。

什麼風格呢?我的想法,機動警察一貫以來的風格遍佈在本片當中:

一、人性的刻畫

第三部劇場版的監督雖然不同,但本集一樣非常強調對人性的刻畫。所以三部劇場版的壞人,都不是好萊烏的職業壞人。

具體來說,好萊烏的壞人,除非是精神病患,否則是很少討論到壞人為什麼是壞人。大部分的情景(以介紹恐怖份子出場來說),通常是會調出壞人的基本資料(過去幹過的壞事,或是來自XX陣線...)來帶過。但是機動警察系列,都花了相當多的篇幅來描繪出壞人所以變成壞人,是因為社會的黑暗面。就好像本片的女主角是把“怪物”當成她父親生命的延續。

二、刑警

機動警察系列中,刑警很重要,一如本片另外付含的「特典」中所說,因為特車二課是不會去查案子的,所以需要刑警的存在。如果以光和影來說,特車二課是光,刑警是影,所以只要有刑警出現的場合,一定都偏暗調,配樂也會比較沉重

這種二條線的鋪陳以第一集最為鮮明,第三集則完全沒有,把主線交給了刑警,所以第三集給人的感覺更加煩悶,很重!特別是導演運用了超多的長鏡頭....

三、黑暗面

這種部分的強調,三集均然,但是愈來愈強調(所以娛樂性愈來愈低,哈!)

黑暗的部分通常是透過刑警追尋兇手的軌跡來呈現,在追尋的過程當中,黑暗(強調影子)與沒有對話(長鏡頭)的畫面比例很高,就是要呈現出這種感覺。連配樂都如此。

黑暗的主軸也相當程度展現了人性的弱點、官僚的腐化、政治的鬥爭...對比之下特車二課是單純很多。

四、美軍,巴比倫,媒體

有一些基本設定是架構在劇情的底層。

幾乎在日本這樣的國情下,美軍(或軍人)是很難不成為一個被批判的對象。所以第一集一開始美軍就被修理,第二集美軍也是陰謀論中的一角,第三集美軍更想掌握怪物的力量...

另一個重點,當然是代表科技、開發的巴比倫了...「科技的必要之惡」成為系列以來的主軸,巴比倫的存在就是代表。不管是第一集機器人暴走、第三集的怪物,都是透過壞人來提醒大家深思科技的另一面。

最後是媒體,我常覺得機動警察中,媒體的角色若隱若現(報導、協助查案、誤導視聽...),但是導演又有意無意去強調,大家有注意到嗎,媒體畫面在這一系列中從不缺席的

Anyway,如果要說「13號廢棄物」在創意上有什麼了不起的成就恐怕沒人肯信,充其量也是延續前二集所奠定下來的路線,並將之發揚光大罷了(蕭規曹隨)!但至少我認為,13號廢棄物的製作群必然是花了相當多的時間在討論劇本...與迪士尼(非皮克斯系列)的動畫電影相比,後者明顯花了太多精力在追逐動畫技術上,而忽略了電影之所以是電影,首先就得要說出個好故事來

要談日本的動畫,網路上有一位技安先生應該更專業。我只是以為,日本是個壓抑的病態社會,所以需要許多管道來發洩,因此才有如此多元的創作。這就是符合日本市場的商業模式,偏偏正好是好萊烏的動畫產業缺乏的...

 

PS.這幾部片子我都是跟普威爾買的,在國內算是還滿不錯的日本動畫代理商。

 

補述一下我對迪士尼卡通的看法。

以“星銀島”這部片子來說,純就技術層面來說,娛樂價值太高了!有幾個畫面很棒...宇宙星系的呈現、星球爆炸,以及最後逃亡的飛船過程。只是,自己卻有一種滿桌子大魚大肉,但卻讓人覺得油膩的很,舉箸不前的感覺...

我看完之後一直在想,迪士尼這樣的公式還可以從市場上賺多少錢回來呢?當第一部小美人魚時以降,除了動畫繪畫的技術愈來愈精進,其他的呢?我雖然沒看過迪士尼的每一部動畫,但總是看到...

1.一樣的丑角;

2.一樣的濫用mtv場景;

3.一樣的主角先受到挫折,再從挫折中獲得成長;

4.一樣的刻板角色營造出刻板的結局。

看到千篇一律的迪士尼電影,我就無法不想像這種畫面,編劇可能只是坐在電腦前,輸入:主角設定(是男是女是老是小是好人是壞人)、舞台設定(是現代是古代是未來是都市是森林)、配角設定、配樂設定...當一推設定都選好後,按一個ENTER劇本就出來了....

也難怪,出自夢工廠的史瑞克會讓人這麼地激賞了,因為她顛覆了迪士尼長久以來自以為建立的夢幻王國戲碼。我沒有研究,只是很好奇,當初決定史瑞克的結局一定不要是美女與野獸的人是誰?是基於本身對創作的堅持還是看到一塊NICHE MARKET?甚或是網路上甚傳,純粹有一種將了迪士尼一軍的快意恩仇?

總有一天,當觀賞迪士尼的卡通邊際效用為負時,恐怕只能吸引我這種身為人父,不得不陪小女觀賞的人???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kuen197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