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勇」其實是隔壁班的(這一班是我們那個年級最大頭牛,詳後文),本名叫做「蘇X湧」,叫「So勇」是取其諧音,也有台灣話“非常勇”的意思。


認識他是因為國一上我是班上的衛生股長,而他是隔壁班的。我後來才發現,在放牛班最糟糕的職位有二個,一個是總務股長,因為很難收齊班費。像有一陣子因為我們班常打架把玻璃都打破了,學校不給補(補太多次)、班費又沒有錢,我們只好仿效古代人用報紙(古代用宣紙比較講究點)來糊窗戶;第二糟糕的職位當然非衛生股長莫屬,找不到人打掃環境,找不到值日生倒垃圾時,一切都得自己來。

說真的,當爸媽最好別亂取小孩子的名字,像「So勇」就因為叫起來“感覺很勇的樣子”,在班上不停被欺負。根本就是隔壁班「永遠的衛生股長」,明明是衛生,還兼學藝佈置教室,而且值日生如果有值星帶的話也是缝在他身上。連像我因為愛講話每次都被叫去參加演講比賽,每次也遇到無奈的「So勇」!


面對悲慘的環境,「So勇」倒是很能逆來順受,國一下有次在演講比賽的空檔跟他聊起來,才知道他有一個夢想,就是要參加「國中畢業旅行」。現在看來當然很可笑,但是十幾二十年前民智未開,三天二夜到南部的畢業旅行,幾乎就是我們第一次出遠門啊!只是想到要等到國三那年寒假才會舉辦,我只能默默地在心底深處對「So勇」寄上無限的祝福~~

沒想到,「So勇」的夢想之路還是起了很大的波折,沒有辦法再堅持走下去。起因是隔壁班有次「發明」了一個新遊戲(嗯,看官你如果有看過「阿呆」故事的都知道,我們自己發明出來的新遊戲多半不是很好玩),叫做『少林寺銅人巷』。現在回想起來,應該是那時候有一齣港劇「英雄出少年(講少林寺洪熙官與方世玉的故事)」非常的熱門吧?銅人巷就是方世玉在少林寺修行到一半,因為有事故要提前結業,就被要求要經過「十八銅人陣」的考驗,通過之後下山才能打著少林寺修業的招牌,不然就只能鑽狗洞離開。

這銅人巷漂洋過海跨世紀來到小小的蘭州之後的玩法照例很簡單,他們班上的幾個老大站在走廊的兩旁,扮演著十八銅人陣的角色,然後叫班上一些儸儸們扮演闖關者,他們則在儸儸經過時大展功夫一陣拳打腳踢…一遍又一遍,樂此不疲。其中一直被點名,一次次闖關的勇者──自然非我們「So勇」莫屬了,誰叫他很“勇”呢?終於那天之後,「So勇」就不來學校了。


「So勇」的故事其實還沒完咧,沒想到吧,我在國三時竟然在走廊上碰到了「So勇」。原來當年他只是辦理休學一年,現在回來留級唸的是國二,而且『同學都知道,他跟現在國三最壞的放牛班的人很“熟”(只是他們不知道怎麼個熟法,哈哈)』,所以他在班上的日子快樂的很,隱隱然有老大的架勢喔。臨分手前他還跟我強調:「這次我一定可以去畢業旅行了,嘿嘿」。



〈未完待續 10之5〉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kuen197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