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的升級第一彈──「踢屁屁入手」!(我都跟妻小戲稱是動感家庭電影院)
- 什麼是「踢屁屁」?
其實這是在MyAV上面大家的暱稱,原文是“Buttkicker”,中文直接翻譯過來不就是“踢你屁股”的意思嗎?我想大家以前去遊樂場玩樂時,多少都有去過“動感電影院”的經歷,也就是一面看著電影的大銀幕畫面,一面所坐著的椅子還會隨劇情上下左右前後的搖動,如果再搭配3D的畫面或配戴特殊眼鏡,那種逼真度實在叫人難忘!而踢屁屁正是因此而來,透過踢屁屁的安裝,家裡的視聽椅也能有類似的“震撼”效果!
說起來這個也不是什麼新鮮玩意,大概2~3年前MyAV上面就開始有網友在討論了(國外的AVSFORUM更早),甚至也辦過幾次團購,我是留了很多口水,一直沒下定決心...Anyway,這次在老婆的默許下(畢竟去年我好像沒做過啥大升級的舉動),跟一位留美返台的網友買了這麼一個東東...
- 踢屁屁「禮盒版」
當初沒跟上團購的原因,一個是那時手邊沒有現金,另外很重要一點,當時的安裝配件缺乏,踢屁屁主體必需想辦法鎖在沙發內,不是很方便。後來大概在去年這家生產踢屁屁的業者推出了「禮盒版」,提供更為便利的安裝方法。
※說明:踢屁屁禮盒板的全部組件
這個禮盒板包括了以下的東西:
1.踢屁屁震動主體─像顆馬達的那個,因為已經是第二代了,所以有人就以BK2來代稱。頻率響應是5Hz~200Hz。
2.踢屁屁擴大機─這是一個D類擴大機,輸出功率500瓦。提供2組音源訊號輸入(1組RCA、另外1組是可用喇叭線轉RCA),1組喇叭訊號輸出。
3.簡易安裝底座─那個黑色的鐵板(包含4顆螺絲、4顆螺帽、一個扳手),BK2可以鎖在上面;另外還提供5個大型橡膠腳墊,鎖在椅子下隔震用。我就是用這個來安裝,稍後會有更清楚的照片來補充說明。
4.線材─包含:擴大機的電源線一條(還滿粗的)、RCA訊號線一條(連接低音訊號→擴大機用)、1 RCA(公頭)轉2 RCA(母頭)的聯接線(方便你從AV擴大機的subwoofer pre-out 低音訊號分配給原來的主動式超低音與BK2擴大機)、喇叭線一條(一頭香蕉插、一頭Y插,連接擴大機與BK2)。
所以這個禮盒板還滿貼心的,你幾乎不必再購入其他東西就能安裝了。
-
簡易安裝踢屁屁
踢屁屁的安裝概念其實很簡單,AV擴大機的低音訊號傳到D類擴大機,擴大機透過喇叭線傳到BK2本體,BK2的本體透過安裝底座墊在視聽椅子下面,每當有低音時BK2就會震動,就會搖晃視聽椅讓你感受到那種震撼力!
首先,我們可以看到下面這張圖,BK2透過安裝底座撐起了視聽椅的一隻腳(我是選擇安裝在椅子的右後腳,也是最靠近視聽室皇帝位的地方)。
※說明:踢屁屁安裝後的特寫
大家或許會問,視聽椅的一隻腳被BK2墊高了,那其他三隻腳怎麼辦?座椅豈不因此會不平?這就是禮盒板的重點了,它提供的大型橡膠腳墊高度與這個安裝底座是一樣高的,所以只要你鎖在視聽椅其他幾隻腳上,視聽椅保證還是四平八穩啦!
※說明:視聽椅下方特寫,除BK2外看到的2隻腳下方,就是鎖上了大型橡膠腳墊。
接線的方式主要如上面提到禮盒版提供的線材來安裝,唯一不同的地方,原先禮盒版的設定是D類擴大機靠近AV擴大機,所以他的超低音訊號線很短,但喇叭線很長。不過這個喇叭線的長度還是不符使用,所以我把D類擴大機擺在超低音上面(都在視聽室後方),並且利用我的超低音─Velodyne CHT-12也有提供subwoofer output的功能(原先的設計是你可以串接另一顆超低音),Bypass超低音訊號給D類擴大機,我就沒使用那個1 RCA轉2 RCA的聯接線了!
※說明:接線特寫,踢屁屁擴大機放在超低音之上,低音訊號INPUT也來自我的超低音。
-
設定與調整
其實踢屁屁的完整名稱還要加上「LFE Kit」,有玩音響的人看到就會了然於胸,就知道這其實是一種「低頻套件」。該怎麼說呢?家庭劇院裡,超低音喇叭所發出的低頻訊號,會提供包圍感與衝擊感。我們以《獵殺U571》這部知名的發燒片來說好了,潛艦在深海之下,透過超低音喇叭發出的低頻訊號,你會感受到艙壓帶來的壓迫感包圍著你;當潛鑑與德國的驅逐艦交鋒,深水炸彈的連環爆炸,透過超低音,你也會感受到那種衝擊感!(不誇張,有次在網友家,他那雙15吋的超低音喇叭真的音波震的褲管在發抖... )而踢屁屁則是把這種來自低音訊號的包圍感與衝擊感,讓你的身體直接感受!
所以正確來說,BK2其實比較像是超低音喇叭的一類(所以你看它可是用“喇叭線”與擴大機連線的)。而BK2的優勢有兩個:第一、輕鬆可達最低到5Hz的低頻。要知道,一般超低音喇叭要有更低的低頻訊號產生,代表需要更大尺寸的喇叭單體,需要更強悍的擴大機來推動!第二、直接的感受到低頻的震撼感。以前是透過音波來傳動,方式畢竟是間接的,效率一定比不上踢屁屁來的快、準、狠。
有了這樣的概念,調整踢屁屁就比較有方向,重點在透過踢屁屁來補強原先超低音喇叭,達到相輔相成的成效。
※說明:D類擴大機的控制面板特寫。
從控制面版,除了電源開關以外,還包括以下幾個調整的項目(由左→右):
1.低頻濾波器開關(Low cutoff)─選擇“開啟(on)”,會把輸出的低音訊號頻率在25Hz以下的部份濾除(換句話說不反應)。原廠建議如果你聽音樂不喜歡被亂踢一通的話,可以選這個;相對的看電影時就不要濾掉低音訊號(選擇關閉“off”),我就是這麼選,因為這套系統我看電影為主。
2.高頻濾波器開關(High cutoff)─這個一般在超低音喇叭的控制面版常看到,選擇“開啟(on)”,就是對於輸入的低音訊號頻率在“40Hz~160Hz的範圍以上”依你所設定數值濾除掉(換句話說“超過”就不反應),選擇“關閉(off)”就是不做任何調整。我選擇開啟,並且透過高頻截止點旋鈕來設定。
3.高頻截止點旋鈕─在高頻濾波器開關右側,這個也會出現在超低音喇叭的控制面版,可以決定高頻濾波的上限(40Hz~160Hz連續可調),當你選擇開啟高頻濾波器時這個旋鈕才有作用。我把它轉到最右側(160Hz以上的低音訊號濾掉)。
4.音量旋鈕─決定BK2的震動幅度...我轉到大約12點鐘方向。
調整的重點在與超低音喇叭的配合,安裝踢屁屁完畢的當下我有種感覺,幾乎分不清楚低頻是來自超低音喇叭還是踢屁屁了...另外,原廠也提到,想要增強踢屁屁的反應(就是常常動作),你也可以透過調高AV擴大機的音量,甚至是低音訊號的增益來著手(我就把低音訊號的電平提高了3db)。
-
測試極低頻
我的超低音Velodyne CHT-12原廠公佈的低頻響應數據是25Hz~120Hz,不過事實上我的音量只敢開到9點鐘方向。Why?不是怕吵到別人,而是開太大聲,我的燈具會隨之起舞(發出嗡嗡的共鳴聲...),而且太多太氾濫的低頻常伴隨有種噁心的壓迫感。現在加了踢屁屁,一方面銜接起5Hz~25Hz這一段極低頻訊號,二方面踢屁屁其實透過橡膠腳墊的避震,只有椅子才會反應。(不過第一次測試時,我老婆在樓下陪女兒睡覺,她說好像地震一樣,哈哈... )
既然要測試低音訊號,自然非恐怖片或驚悚片莫屬!安裝完後我分別看了這幾部片子:奪魂鋸(SAW) (一) (二) 、毒鑰(The Skeleton Key) 、神鬼剋星(The Brothers Grimm) 、空中危機(Flightplan)等五片。
果然,透過BK2的震動,就氣氛的營造,每當有恐怖的情節即將發生之際,你會有種毛骨悚然的戰慄感(因為身體真的在顫抖)。就音效的擬真性,比如說毒鑰裡面門突然“砰”的一聲關上,你也會有種錯覺真的在你面前;或是槍聲碰─碰─碰,心裡會隨之糾結一下;或是空中危機起飛時,好像真的坐在飛機上,椅子對抗風壓抖啊抖的...
總之,看電影服用踢屁屁這帖真是良方啊!(聽音樂我倒是沒測試過...因為我都用管機在聽音樂)
- 幾點建議
目前國內有代理商進口踢屁屁,也許在今年台北音響展期間應該你有機會親身經歷這種極低頻的酥麻感,不過價格可能會略為貴一點。那從國外自己買回來呢?價格我有聽過11K~15K這種天價...我買的雖然也是水貨,但比這貴不少...因為光那個D類擴大機與BK2主體,我看至少有20~30kgw...要找國外友人攜回...我看交情真的要非常─非常─非常的好啊!
簡易安裝的好處就是方便─但壞處就是震動源會比較集中,這根調整超低音喇叭的要求是一樣的。一旦超低音喇叭的位置愈容易被找到,低音的包圍感會愈差,踢屁屁也是。像根據網友的經驗,3人座沙發一顆BK2是OK,可以的話串接2顆BK2當然更好,至少震動會更均勻。也有人直接安裝在視聽椅中央下方直接鎖在椅子上,或是鎖在視聽椅下方的Stage,這些都是為了要擴散震動效果。像我的CASE也許我的木頭椅子太輕了,所以坐在皇帝位那個震動太明顯,反而坐在旁邊低頻震動比較均勻...
另外就是要做好踢屁屁跟超低音喇叭的微調,兩者是相輔相成,透過音波的包圍與透過震動的衝擊,相信能讓你好好享受現代電影的各種音效的!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