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取自網路)
拖了許多時候,總算看完吉卜力這部新作。躑躕許久,卻是猶豫要從原著的角度出發,來看這電影的有名無實;抑或是從電影本身劇情出發,感嘆原著被改編的如此不堪呢?
總之,改編不代表一定要事事依循原著,只是純以一部電影來說,本片說故事的功力之差備受抨擊也不是新聞,所以我不打算繼續落井下石,去深究劇情的無意義之處,而是要探討為甚麼會如此「有名無實」,連原著作者也要一臉大便的發表聲明...。
一、從地海故事集說起
在看這部地海戰記前,先看了相關的「地海巫師」、「地海古墓」與「地海彼岸」三本書。這一系列是被定位為奇幻文學與青少年文學,得獎無數,所以其實不算難看得懂(我大概2天可以翻完一本),但要仔細咀嚼才能消化完畢。
簡單說,這三本書的主軸其實都是「成長」。第一本「地海巫師」談的是大法師格得的青春期,如何戰勝自己的心魔而能在將來成為大法師;第二本「地海古墓」談的是女巫師恬娜如何戰勝對於黑暗的恐懼,而在格得的協助下找到自己,並為地海諸島帶來短暫的和平;「地海彼岸」則是描述年輕氣盛的亞刃,如何在與大法師格得前往尋找黑暗力量的過程中,明瞭自己的渺小,最終成為諸島之王。
其實三本書都很類似,但又或多或少有點不一樣。類似之處就在於我們每個人在成長過程中,都有心魔的存在,恐懼失敗、害怕死亡、不願面對未知,只是我們愈抗拒黑暗,反而給予黑暗更多的力量反過來支配著我們。只有接受生與死、光明與黑暗同在是自然界的常規,也就是書中所提的「一體至衡」這種觀念,我們才能蛻變為真實的自我。
另外書中有一些基本的設定。第一是「地海」的地理環境,地海是由一堆小島所組成,島與島之間有很多的國家,因此海洋的概念很重要,這與過去我們老是設定的「中土大陸」(例如魔戒三部曲)是截然不同的架構。第二是「真名」的基礎,萬物都有自己真正的名字。例如河流只是統稱,淡水河與基隆河就是他的名字...當然這舉例還是很粗糙,總之真名代表萬物的本質,所以知道真名才能操作巫術(而對地海諸島的人來說,其實「技藝」「醫療」的存在也是一種巫術,那是很生活化的)。第三是「龍」的存在,龍是地海世界上最古老的生物,萬物起源於此,古早時代龍與人系出同源,只是龍嚮往自由、人喜愛穩固,漸行漸遠下兩者分別愈來愈大,終於人類已經不知道如何與龍相處,因為無法與之對話(所以地海的世界中,語言的力量其實很關鍵!)
(補充:第四集「地海孤雛」則是娥蘇拉隔了十幾年再提筆寫的...故事雖然是延續了第三集的結尾,但卻呈現出不同的風貌,不再那麼明顯的點出成長這個主軸,而是以恬娜為核心,環繞著失去法力的大法師格得、與迷失了的龍之女瑟魯二個人,如何因為恬娜身為女性的堅毅特質,雙雙找回自我──也就是真名代表的自己,並以此點出性別平衡才是世界穩定的基礎!)
二、悲情的地海戰記
有了地海故事集的概念,我們來看看地海戰記如何悲情好了...我可以肯定的說,編劇與導演應該沒有好好看過這幾本書,或者一開始就不想把「改編原著」當成一件事情,否則不至於搞出這樣不倫不類的作品出來。
【劇情:三本書的拙劣拼湊】
電影是植基於第三本「地海彼岸」的架構。地海彼岸描述的是在邊陲小島陸續傳出巫術失靈的情形,地海巫術運作的中心─柔克學院的大法師覺得世界的平衡正被破壞,於是偕同年輕的亞刃王子一起去尋找真相。
有看過原著就知道「地海彼岸」的故事本身其實很精采。巫師喀布因為害怕死亡而開啟死亡之門,每個人都害怕死亡而被其蠱惑加入活死人的行列,只是所謂的不死連活著也談不上!而且這股力量之大連巫師喀布本身都已無法控制,死亡之門是要吞噬整個世界才會罷休...連龍族也無法抵擋這股黑暗的力量,甚至高傲如他們也來尋求大法師格得合力對抗...最後,大法師格得傾畢生之力(付出巫力盡失的代價)才讓死亡之門再度闔上!但這不是重點,過程中亞刃王子體驗到要與黑暗共存,知道自己之渺小,終於在將來登基為諸島之王,為地海世界帶來永恆的和平...
開玩笑,這麼偉大的事情:地海幾百年來第一位一統江山的王者誕生了...媽呀,你看完地海戰記,是有感受亞刃的成長,但你會認為這是個王者嗎?反而這個濫編劇覺得要給亞刃的性格再多元一點,於是把第一集「地海巫師」裡那個追逐格得的黑影套在亞刃上,弄了一個雙重人格出來。
唉~~格得當初費盡千辛萬苦,從逃避黑影(只知恐懼)到追趕黑影(戰勝恐懼),從遍詢黑影之真名不可得(有了真名才能施巫術消滅黑影)到發現原來答案近在眼前:黑影就是格得,那是格得必須接受的一部分(每個人都有黑暗面),合而為一才叫完整!這麼精華的內容卻被簡化為雙重人格這種神經病的角色,既不知道從何而來,也不知道為何能合而為一...真他XXX的想罵髒話了。
更別提也許因為「地海彼岸」中並沒有像樣的女生這等角色...所以導演只好硬生生加入在「地海孤雛」中的恬娜與瑟魯進來...拜託,「地海孤雛」的菁華,是要讓讀者學習站在女性的觀點來看地海,而不再是以巫師為中心...結果找了2個女孩子來只是淪為「人質」使用,角色扁平沒有深度,莫名的成為本片中的「花瓶」而已。
所以我說,如果編劇或導演認真看,光第三集的內容就氣勢磅礡,根本不用剪貼其他二集來強化,更遑論亂剪一通下,連第三集的內容都無法顧好。光講書中打開生死二界之門的巫師喀布,他的力量來自於人心對死亡的恐懼,這力量之強大連龍族都無法與之對抗了,需要像電影裡的蜘蛛,還要綁架人質,找阿兵哥來助拳,扮演跳梁小丑嗎?
【片名:干地海何事?】
嘿...除了一開始有看到海以外,這片子的主人翁都是騎馬打仗的,從這裡走到那裡...那干地海何事?格得的愛船「瞻遠」不過匆匆一瞥,十個看過電影沒看過原著的人,大概有十個不知道地海戰記干「海」啥關係...更感受不到地海世界的全貌,其實是來自許多的島嶼組成,反而突然來到霍特鎮,恬娜就住在附近,壞人蜘蛛也在走路就能到的地方,世界變成如此之小,真是可笑至極。
好了,連這麼簡單的背景設定都這麼荒唐,就不要深究片中「真名」到底要幹麻了...感覺宮崎吾郎可能以為跟「神隱少女」裡面白龍找到自己名字就是真名的意思一樣,所以瑟魯說了真名就活龍現身的...「真名(自我)」與「恐懼(死亡或其他黑暗面)」其實都是地海故事集的內涵,我們大導演在電影裡不花心思想想如何把這意思演出來,只是讓對白把它唸一段出來,你看了不會覺得格格不入嗎?怎麼演到一半有人來講八股的大道理了...所以我說他們大概沒看過幾次原著,因為這東西確實很難消化,結果他們就根本不消化。
舉例來說,片中泥甚麼時候感受到「真名」不能隨便跟人家講了?但書中卻時時刻刻提醒你這檔事,這就好像中國人的生辰八字一旦外洩,人家是可以做法陷害你的咧。書中一些細微處,比如說格得一開始沒有講破亞刃的真名是黎白南,只是說有需要他就會知道;同時格得只告訴亞刃大家都叫他雀鷹...但是旅途後段,格得跟亞刃描述他與歐姆罷龍的對話中卻不經意提到自己的真名了(因為他已經可以把亞刃當成夥伴而不是隨從了)...但我們電影裡哪看到這些東西?
那就更不用說龍族只是出來跑跑龍套,最後把蜘蛛幹掉的經過了...這種很刻板的做法,就像導演突然叫大法師與亞刃去種田是一樣的道理,我猜導演心想,種田這種橋段就能讓亞刃去體會大自然一體至衡的重要,真是天真到極點,或說無能到極點。
三、吉卜力的未來在哪裡?
我並不願意一片定生死,就此斷言宮崎吾朗不適合吃這碗飯,但至少他不是個聰明人。選擇地海故事集當自己投入動畫電影第一砲,就犯了戰略上的大錯誤...
第一、因為地海故事集強調「語言」的力量使然,所以多半是以第一人稱來說故事,很多饒負哲理的內涵,是透過主角間的對話,或是主角內心的獨白才鋪陳而出,要透過影像呈現本來就很難...不過宮崎吾朗也很天才,乾脆就來個教條式的對話(說教),真服了他...
第二、吉卜力過去擅長的是小品故事集,生活化的人物與生活化的劇情,卻流露出人生的簡單哲理...但地海故事集卻是類似魔戒那種史詩般的格局,要把看似簡單的劇情拍成氣勢萬千的呈現,這並不是吉卜力的風格,我很懷疑宮崎吾朗在自己公司內能找到甚麼像樣的資源,結果把偌大的片拍成如此小之格局...
第三、純就說故事本身...有太多人批評了,我不參一腳。以結論來說,無法好好說故事的人是不適合當導演的,特別是動畫電影並沒有那些演員的演技(或說表演的創意)來豐富劇情本身,導演因此更加重要,結果無能如他只能象徵式的把角色加進來,卻毫無生命力!
很可憐...從風之谷以來一直伴隨著我們長大的吉卜力(或說是宮崎駿),竟然端出了殘破不堪的地海戰記,我們這些把吉卜力(或說是宮崎駿)當成老朋友的人,居然還要如此無情的批評他,是愛之深、責之切嗎?
是一個喜歡看電影的人,那種從此沒有辦法期待下一部片子的恐懼吧...宮崎吾朗,不要叫人看扁啊!你不用當宮崎駿,但要走這條路,至少也要像樣一點。
========THE END=======
未完之章~~
翻了一下,原來格得與恬娜的再會,以及瑟魯的出現真來自地海故事集第四集「地海孤雛」中的劇情...所以已經對本篇心得再做修正了。
另外,雖然片子拍得慘不忍睹,但電影原聲帶確實是不錯的,本片的配樂雖然不是找宮崎駿愛用的久石讓,但是也不錯聽,特別是主題曲,推薦給大家。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