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取自博客來網站)

 

============================================================

【中廣新聞網】(夏明珠報導)

北愛爾蘭唯一的鮭魚養殖場,遭水母群攻擊,十多萬條鮭魚暴斃,損失兩百多萬美元。

北愛爾蘭唯一的鮭魚養殖場,位在貝爾法斯特北方的北海岸外,上個星期,當地的兩個魚棚,被水母大軍入侵,面積廣達十六平方公里,縱深大約十一公尺的水域,被數量估計達幾十億條的水母擠滿,養殖場出動三艘船隻,載著幾十名工人,去搶救鮭魚,他們花了幾個小時,才穿越水母群,抵達魚場,不過已經來不及,十多萬條鮭魚全部都水母殎死或嚇死,無一倖免。一個工人說,當時,海面上望過去一整片都是密密麻麻的紅色水母,他從事鮭魚養殖三十年,從來沒有碰到過這種狀況。

海洋生物專家說,攻擊歸於養殖場的是又名紫水母的遠洋水母,在黑暗中,會發出紫色光亮,牠的觸手刺絲胞具有強烈毒性,台灣沿海也有這種水母,紫水母活躍在溫暖的海域,英國和愛爾蘭一直到近十年來,才出現牠的蹤跡,這是氣候暖化的又一證據。
============================================================

 

今天早上開車時聽到這則報導,由於發生在很遠的地方,加上鮭魚也非台灣人的主食(至少我很難得吃到),想來聽到或關心的人幾希?

不過我馬上聯想到前陣子看完的這本書『群(The Swarm)』。

http://www.books.com.tw/exep/prod/booksfile.php?item=0010378304

 

這是一本德文書,我看的當然是中文版啦,當初是在MyAV上面看到有人大力推薦,看了博客來的書評之後,正巧有了GX100後也想買本攝影的書,就湊一湊給她訂下去了!其實看完有一些時日了,只是這陣子也忙...

『群』的概念跟上面這則新聞其實很相近,我們一昧地向外太空伸出探索的觸角(有一部電影─接觸未來,電影的人物設定者也在本書出現歐,就是茱蒂佛絲特演的那個女科學家啦),卻絲毫沒有發現,我們對於地球上佔據大多數面積的大海的認知少得可憐。

『群』代表的正是大海當中有智慧的高等生物,能夠群聚在一起,可犧牲個體以換取集體的利益,有著集體共識的概念,資訊在群體中快速分享,所以知識與智慧得以累積。

由『群』開始操弄海洋生物大軍的反撲,除了新聞報導中出現的水母以外,還有鯨魚、龍蝦、螃蟹、變形蟲...等海洋部隊,其實是象徵著對人類持續破壞地球環境資源:像是海洋的汙染等的高度抗議。在這場無國界(只有海岸線)的戰爭中,才讓人發現水對於人類的重要,以及海洋經濟(如捕魚業、石油探勘業、觀光旅遊業...)崩塌與大海嘯襲擊等,都讓我們束手無策。

 

這本書的情節十分曲折,內容更是豐富,廣泛的涵蓋到許許多多的科學部門,幸好作者的功力還滿高的,即使跳過那些專有名詞不求甚解下(呃...我就是這樣),依然能隨著劇情上下起伏。某部份的關鍵是作者對出場人物都花了一番心思刻畫其性格背景,即使只是驚鴻一瞥者亦然,所以很能讓妳享受到純粹閱讀的樂趣。

當然如果你有心的話,書中牽涉到的專業觀點,算是一本比科普文學還要深一點的書,你可以把它當成工具書的開始,去研究石油工業與北歐經濟,去研究大陸棚的生態,去研究鯨魚的行為模式與賞鯨的人道觀點,去研究加拿大的原住民部落興衰史,去研究如何與外太空未知生物接觸,去研究單細胞生物...

 

負面的批評也是有,書中最壞(但也合情合理)的角色給了一位代表美國勢力,有著中國名字的女性。這反映了二件事。

第一、這是一本德文書,所以絕對不是以美國為核心觀點來看這件事的;另一方面,在冷戰結束的時代,中國是被世人關注的(特別是歐美先進國家),誰知道他會不會成為另一個強權?所以書中這位楊將軍,冷酷、自律、執行力高,某方面不也好像反射出西方人對中國人的刻板印象?不過無論如何這本書還是帶你探索了比較不會是台灣目光焦點的國家,像是北歐各國、祕魯、哥斯大黎加等等。

 

回到早上的新聞。

也許真相就不小心給作者講中了...

至於真相是甚麼?

 

 

喂~~~花點時間看看這本書吧。^^|||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kuen197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