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說是半個愛書人,多少有反映自己潛意識中的妥瑞人基因,喜歡新鮮事物,但廣而不深,且不持久。

 

在有記憶的一半歲月裡,我是愛書的,而且讀的頗雜(再次印證妥瑞人的不專心特質)。這個愛讀書的時光從國小開始,國、高中達到高峰,大學以後快速遞減,最近略有觸底反彈跡象。

 

當年書本的來源主要有3大類:

 

第一類是圖書館,學校的圖書館、台北市政府的圖書館(特別是家裡附近的蘭州閱覽室),特別是後者。有時在那裡邊吹著冷氣邊看書,有時乾脆借回家來看,缺點是當時一次只能借一本。當年看不少皇冠出版社的翻譯書與世界文學名著都是來自圖書館。

 

第二類是書局,小時候最常走上個半小時(以小學生的腳程來說),到『新學友書局民權店』與他隔壁的『益群書店』。缺點是她們不太喜歡小朋友蹲著看書,店員看你不順眼會來趕人的,另外有些書會封裝起來不給看。優點則是新書很多,而且種類很齊全。我就曾經利用一個暑假把東方出版社出的一堆中國歷史小說系列K完,想得到的有...

 

薛仁貴征東、薛丁山征西、薛剛鬧花燈(這算三部曲了);五虎平西(後來狄青還有再復出,書名忘了);羅通掃北;楊家英烈傳;隋唐演義;這些都是古代名將有關的...

包公傳、施公傳、彭公傳、海公大紅袍;這些跟古代的良相有關的...

七俠五義、小五義、續小五義;天寶圖、地寶圖;水滸傳、蕩寇誌(這個應該很少人看過,把水滸72條好漢批的一文不值,最後被官府剿平哩);這些都是古代黑社會有關的...

當然還有其他像是鏡花園、老殘遊記、鄭和下西洋...太多了。

 

第三類是小說出租店,因為要掏錢,所以比重相對少,多半是租武俠小說來看。

 

工作以後的書就都是自己買的為主。

 

對於書籍來說,自己也是半調子,隨看隨放,隨放隨看,不因折頁而心疼,也不排斥折頁來做標註。所以實在是只對內容感興趣,而沒能用心善待這些書籍的讀者。

 

所以打從小時候我就很佩服那種課本還加上封套的同學(呃...也許是該佩服他的爸媽啦!),我的課本常常是塗得亂七八糟;這心態其實多少展現在,我自己若是要買書也是不碰精裝本的,畢竟平裝本的內容多半一樣,而且實惠許多。

 

會想講上這段,應該也是最近一段時間看的書又多了起來。當然又是雜著看的特色是一定延續的。

 

另一個特色是看到一半沒看完的也很多,比如說「偷書賊」看了剩下三分之一就擱著了...墨水三部曲第二部「墨水血」則是看了一半...史蒂芬‧金的「午夜四點」則只看了開頭。

 

會有這麼奇怪的看書之法,實在是時間切割的很瑣碎,而且人年紀一大,有時就不想咀嚼太多難下嚥的文字,這跟我老婆迷上看腦殘的韓劇式一樣的道理,所以只要有閒書在手,有份量的作品就放在腦後。

 

什麼叫閒書?像是盜墓筆記與鬼吹燈系列...這還算是好一點的閒書。

 

 

另外有個很大原因,書本愈來愈便宜,令人覺得不可思議。

 

【三本59折‧五本39折】

 

酷吧...在台北雲門舞集站前店的樓下有三民書局的特賣,就是這麼誇張的便宜,陸續因此買了不少偵探小說(詹宏志:謀殺專門店系列)。此外透過博客來有79折、台北車站地下街單本85折、COSCO可以買到的更是便宜...包括公司都有定期團購只要69折。

 

於是之故看書的速度幾乎趕不上買書的速度了...沒看完的書一直累積著。

 

只是對於文學作品竟如此不具經濟價值感到怵目驚心,網路啊網路,以後的世界我想不是電子書這麼單純,怕是連新書都有迥異於以往的創作方式。還好每年的新書還是如過江之鯽,應該沒有有朝一次會被看完的恐懼感。

 

這中間有點意思的是前面提過的「偷書賊」與「墨水三部曲」,還有更之前看過的「隱字書」,這幾本書其實都是具有“書中有書”的趣味性,對一個真正愛書嗜書的讀者來說是饒富趣味的...可惜我只是半個愛書人。

 

還有點意思的是跟著公司團購買了陳宇慧(筆名鄭丰)初出江湖的武俠之作「天觀雙劍」。有意思的是她是小我一屆附中的學妹,想不到文筆這麼好,成就更是超越多多...另一個是這書也不能說寫的好或不好,總覺有著濃濃金庸味道在,當然作者本來的出發點也是金庸既已封筆,乾脆自己寫好了!

 

目前還算有進度的:鬼吹燈II-4:不老地仙、艾西莫夫的機器人全集、玩具店謀殺案。先不要再買書了,其他的書年底前可能也看不完。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kuen197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