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部門定期要讀書報告,這次輪到我,選了奈思比的『Mind Set』這本書。大體而言,這本書翻譯的不錯(當然不排除原文就寫的很有邏輯),所以讀起來十分輕鬆,並不是很艱深難懂需要境下心來讀的書。

說起"John Naisbitt"也是大名鼎鼎,最主要是之前出了一系列預測未來的書(最有名的是『大趨勢』),出這本書時還巡迴各地促銷──前陣子也有來台灣歐。中國人最喜歡算命了,算命也算是預測未來的方法之一。

不過這本書的重心倒不是在算命,而是在教你怎麼算命。換句話說,奈思比認為透過訓練,每個人都可以看清楚未來,而訓練的工具就在於他提到的「11種定見(Mind Set)」。開宗明義就用了《小王子》一書的故事,看起來是帽子,但實際上卻是蛇吞象?

所以調整心態,才容易看清楚未來。

不過我仔細閱讀之後,覺得可以把這11個定見稍為組織成三大塊...比較好說明。也算是自己的習慣,看完書之後會想要用組織規納的方式來整理心得。

第一個部份,我們先談談《改變》的本質。



第二部份,要預測未來,就該先知道未來的模樣。

第三部份,既然看到未來了,你還在等甚麼?

以上就是奈思比的11個定見,這些定見算是一些準則,不見得全部都得用到,也許就能看到你的未來。奈思比提到一個觀念,從我們感興趣的事務著手觀察,就能抓住預測未來的蛛絲馬跡。

至於11個定見要如何活用呢?本書的第二個單元就舉了五個最近他看到的趨勢,並且解釋他是怎麼看到的。

不過我不是在做書摘,也不是在賣這本書,而是談談我的心得。所以下面這個部份並不是來自奈思比的這本書,純粹是我的感想。

基本上我不認為未來這麼容易預測,即使你看到某一點確實印證了你過去的假想,也很難一直可以重複這樣美好的經驗,否則就不會有這麼多企業被『破壞式創新』搞的昏天暗地甚至結束企業生命。

所以這部分我會多一點文字敘述補充我的看法。

EDI中文叫做電子資料交換,是我念研究所時的論文題目,吼~~~記得當時年紀小,EDI超級熱門的,小弟的論文著作在Google上搜尋過,還有不少人引用哩!

當時有篇國外報導甚至大聲喊出:「EDI or DIE (意思就是不採用EDI就等著滅亡吧,哈哈哈...)」結果咧?我看現在大概每個人都知道網路,卻不知道EDI是啥玩意...這也是預測未來很大的風險,因為未來不停在演進,你所觀察到的不見得已經累積到足夠的能量成為主宰當代改變的力量。

與另一位策略大師或趨勢大師──大前研一相比,其實大家算是殊途同歸,甚至從「A到A+」的作者柯林斯也是一般模樣,大家都是從蒐集資料開始,只是久了自己自成一套風格。如果有興致的人,可以翻翻我寫的另一篇心得『思考的技術』。

這就好像分析一檔股票要從基本面下手一樣,不過即使這麼做還是無法預測股價...因為過程中『提出假設』的步驟最難了,這需要一點想像力,才能連結過去的歷史資料與未來的發展趨勢。

最後...有一部電影「蝴蝶效應」很有名,雖然電影裡應用到蝴蝶效應的部分,還不如「侏儸紀公園」的數學博士用手背的水滴流向說明解釋來得清楚。

如果蝴蝶效應──或須視混沌理論(CHAOS)是存在的話,未來真的很難預測,因為一點小波動經過不斷放大後的影響力實在不容小覷。我記得當年考碩士在補習班補經濟學時,老師提到曾經有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想用數學模型來發展天氣預測的系統,最後還是失敗。因為永遠有系統外因素的影響...

而現在世界朝著全球化的軌跡前進著,不只是天氣的影響可以來自某個地方小蝴蝶拍動翅膀,還有更多的事物的未來,可能也被某一個角落的事件所影響著...

Again...如果要引用我的簡報投影片無妨,只要告知小弟一聲即可。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kuen197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5)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