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自網路)

一張照片,可以改寫二次世界大戰的歷史?

 

最近分別看完了由克林伊斯威特導演的二部電影:『硫磺島的英雄們』與『來自硫磺島的信』,光看片名就覺得很像,其實這二部電影是相同的製片單位,在同時開拍,都在講二次世界大戰後期刊稱經典的「硫磺島戰役」,只是一片站在美軍的觀點、另一片則是站在日軍的觀點,十分有意思。

※此戰役經典之處可參考“維基百科上的記載(按這裡)”,簡單說,日軍22,000人戰死了91%,美軍傷亡26,000人,雙方付出很多代價...

 

(圖片取自網路)

這是美軍的觀點...我選擇了先看這片,最主要也是被這張豎起旗幟的畫面所感動,本以為會看到諸如像是《搶救雷恩大兵》一樣的搶灘畫面,或是《勇士們》攻山頭的激烈攻防,結果完全不是這麼一回事

導演透過這張照片成員的後代(也是本片原著的作者)追朔照片背後的故事,從而回到當年這場激烈的戰役。然而本片的重心確實是環繞在照片本身而已,戰役只不過是陪襯。

當年這張照片一出撼動美國人心,財政部覺得民氣可用,於是找來照片上的主角“Road  Show”:像今日上市公司要籌資一樣,巡迴各地說公司的成長故事,只是當時是找了照片上倖存的三位軍人塑造成勇敢的愛國英雄,呼籲各界踴躍捐款作為軍方打戰的後盾。

諷刺的事情:一開始照片上的六個人,有一位只露出屁股的根本被搞錯人名了...而且這面美國的國旗也不是一開始攻上山頭豎立的那一面...被表揚的人不覺得自己值得,反而為自己的苟活而難過...總之在克林伊斯威特的鋪陳下,整件事情成為一場鬧劇,即使成為英雄,回到現實生活的下場也是十分一般

在美國開始思考所謂的「反恐戰爭」到底界線在哪裡之際,一向跟共和黨不對盤的好萊屋自然不乏批判之聲,本片算是對軍方過往的愛國情操提出了討論,甚至根本就是反英雄的存在,但坦白說這不是一部容易看懂的片子。

以前記得學作文時,會提到有「倒敘」與「插敘」二種技巧,但最好不要混著使用...結果本片就是混著一起來,一共有四條時間軸穿插著:現代人與他們的回憶、當時人與他們的回憶,簡單說就是現代人回憶當時的當時這麼複雜,而且當時的當時還是分別來自照片上倖存的三位...夠複雜吧~

就畫面上導演選擇了偏暗的色調可以理解,同時也不乏肚破腸流、斷肢殘臂的血腥場景...不過我還是比較喜歡《搶救雷恩大兵》《諾曼地大空降》《黑鷹計劃》等戰爭片常見的那種菲林感,就是畫面的顆粒比較明顯,會有真實性。本片的音效則是十分驚人,不停敵砲擊的結果,踢屁屁踢的超爽,但樓下的老婆也上來表達關切之意...

另外因為是史蒂芬史匹柏參與監製,不少出現在《諾曼地大空降》的老朋友也有在電影中尬一腳歐~~

 

(圖片來自網路)

這是日軍的觀點,我有注意到片末顯示的編劇成員是日本人(或日裔美人),不知道是不是有呈現出當時的日方文化,而不是美方以為的日本觀點(就好像「喜福會」明顯就是對中國人的美式刻板印象)。

來自硫磺島的信顧名思義,不是從「照片」切入,而是從一封封的「家書」,主要有最後倖存下來的麵包師傅西鄉,以及日軍的指揮官栗木二個人的觀點,談日軍如何面對打一場一開始就註定要滅亡的戰爭...因為當時聯合艦隊幾近全滅,海空軍完全無法給予守島陸軍任何的支援。

本片就電影本身說故事的流暢度來說,明顯比上一片要好(所以是這片獲得奧斯卡最佳影片的題名),因為主要只有使用了「插敘」的技巧,故事的主軸自然單純許多,只是分別從最高的武官與最低賤的小兵看這場戰爭。

但是諷刺的味道一樣存在,在武士道精神的驅使之下,“所謂有尊嚴的日本軍人,不是抵抗到最後一兵一卒,而是在大勢已去之際,選擇自殺!”所以存活到最後的人,不是如斯巴達300壯士般的英勇無敵,反而是因為貪生怕死?但從另外的角度,豈非也代表他們更重視自己的生命?(這點當時的國軍聰明的多,至少我們還懂得保留實力,而且不談“撤退”,改用“轉進”來保持顏面...)

由於這幾乎是一場集體自殺的悲劇(注意了,有90%的人是死掉了),所以本片的色彩又更為像是黑白片,戰爭的部份砲擊比較少,更多的是機關槍掃射,所以輪到環繞音效來表現。

不過我也有要批評的地方...片中比較人道的情節留給了兩個角色:曾經留美的栗木中將與曾經參加洛杉磯奧運奪得馬術金牌的中尉...有沒有發現共通點?因為留美嗎...太刻意了吧!

 



最後的結論:這樣的片很簡單就是要表達「反戰」的概念,戰爭常常是包裹著糖衣的毒藥,由少數人以“愛國”為名義,卻要多數人付出超高代價(家庭、生命)的蠢事。成就某些人的美名,犧牲其他人的一切。總之,值得處在兩岸關係尷尬階段的你我多想一點。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kuen197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